【学习举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内国际一系列场合揭晓主要讲话,回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展现中国维护二战胜利效果和国际公正正义的坚定刻意。新华网“讲习所”今天推出《习近平抗战史观的“八概略义”》,以提要挈领的方法加以提炼归纳综合,以期资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体会总书记主要讲话精神。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天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中央政治局整体学习以及一系列双边、多边外交场合揭晓主要讲话。这些讲话鲜明地展现了习近平的抗战史观。对讲话举行分类梳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体会,掌握精神实质。 【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伟大胜利】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是用伤亡3500万人的重大民族牺牲换来的历史定论。在去年“七七讲话”中,习近平这样讲述那段深植国人心中的历史影象—— “面临日本侵略者的野蛮侵略,天下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整体、各界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外洋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生死的伟大斗争中。” “从那时起,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华子女冒着仇人的炮火共赴国难,无论是正面战场,照旧敌后战场,千万万万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奏响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击日本侵略的英雄凯歌,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感天动地的对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为什么连续不断地失败?又是什么力量使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亘古未有的凝聚力,最终战胜了强盛的仇人?习近平总书记旌旗鲜明地回覆了这个问题—— “近代以后,中国人民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一个主要缘故原由,是政治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和民族内部软弱涣散。” 在对抗日本侵略的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担负起民族救亡的历史重任,呼吁建设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对抗日寇侵略、驱逐日寇出中国。” 去年“九三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周全抗战蹊径,制订准确战略战略,开发宽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持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争取战争胜利的准确偏向,成为争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中国是天下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毋庸置疑】 恒久以来,中国抗日战争在天下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职位,并未获得国际社会足够重视和应有评价。甚至有外国向导人坦言,对中国抗战所施展的作用熟悉缺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从一最先就具有拯救人类文明、守卫天下清静的重大意义,是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组成部分”。今年5月,在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运动前,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揭晓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军民不平不挠、艰辛卓绝的抗日斗争,祛除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宗军力,以伤亡3500万人的重大民族牺牲,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天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孝顺。”中国国家元首在国际场合深切回首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抗战历程,为中国赢得了普遍赞誉。 【伟大的抗战精神永不消逝】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奇异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焦点。这种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抵达了全新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天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坦亓讲话,第一次周全、系统地展现了抗战精神的内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平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横、血战究竟的英雄气概,坚定不移、坚贞不拔的必胜信心。”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总书记再次强调:“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向来具有不畏强横、敢于压倒一切仇人而不被仇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面临极其野蛮、极其残酷的日本侵略者,具有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凝聚起了同侵略者血战究竟的空前斗志,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必胜信心。” 【抗战14年是前后意会的整体】 人们耳熟能详的“八年抗战”,主要指从以1937年卢沟桥事情为标记的全民族抗战爆发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历史阶段。而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则是1931年九一八事情,14年抗战是一个整体。习近平指出:“九一八事酿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酿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源,由此开发了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整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我们不但要研究七七事情后全面抗战8年的历史,并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情后14年抗战的历史,14年要意会下来统一研究。” 【中国人民感恩国际支援】 在许多主要的外交场合,习近平不失时机地向国际社会宣介中国抗日战争的绚烂历程和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奇异作用,对国际社会给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支持体现感谢。 2014年7月4日,习近平在韩国国立首尔大学演讲时说:“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岁月中,我们两国人民生死相依、倾力相援。中国境内的‘大韩民国暂时政府旧址’、上海纪念尹奉吉义士的梅轩、西安恢复军驻地旧址等,都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难忘历史。” 9月18日,在印度天下事务委员会演讲时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代,印度援华医疗队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优异代表柯棣华医生长眠于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对他的高尚品行永记在心。” 2015年3月25日,同亚美尼亚总统萨尔基相谈判时指出:“有6000多名亚美尼亚籍苏联红军将士加入了在中国东北的对日作战。我们两国作为第二次天下大战胜利国,要同天下上所有热爱清静的国家和人民一道,配合维护好国际清静正义。” 5月8日,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老战士代表时说:“在场许多俄罗斯老战士加入过解放长春、沈阳、牡丹江、大连等地的战斗,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作出了主要孝顺”。 【睦邻友好须有准确史观】 今年5月23日,习近平出席了中日友好交流大会,同3000多位日本各界人士亲热碰面。习近平说,邻人可以选择,邻国不可选择。德不孤,必有邻。作甚“德不孤”?去年2月7日在会见团结国秘书长潘基文时,习近平应询先容了对东北亚时势的看法。从中可以找到谜底:“实现外地区国家睦邻友好,就必需坚持准确历史观,牢靠战后国际秩序。” 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仰面,美化否定侵华历史、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言行层出不穷。习近平多次强调:“准确看待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建设和生长中日关系的主要政治基础。” 习近平代表中国人民向天下宣示:我们将以最大的刻意和起劲,同天下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天下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效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定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抗战研究要用历史语言用史实讲话】 这一幕令人动容: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出席国家公祭仪式后,习近平亲热会见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和遗属代表,与夏淑琴、李高山等人逐一握手,谛听他们讲述那段凄凉的历史。总书记说,这段灾祸历史是民族的影象,只有铭刻才华珍视和捍卫来之不易的清静。作为见证人,你们要用亲自履历向众人见告历史真相,教育子女。历史不但要口口相授,更需要碑载传承。恒久以来,各有关方面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研究和宣传做了大宗事情,取得了许多主要效果。但另一方面,总书记指出:“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职位和历史意义相比,同这场战争对中华民族和天下的影响相比,我们的抗战研究还远远不敷,要继续举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整体学习时习近平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需坚持准确历史观、增强妄想和力量整合、增强史料网络和整理、增强舆论宣传事情,让历史语言,用史实讲话。(新华网记者霍小光)